新聞資訊
      下一代教育的一點思考
      發布:2019-11-14
        |  
      閱讀:916
        |  
      撰稿:張媛媛
      字號:
      A+ A- A

      尤記得曾經年少時,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干完家務,可以和看看電視,可以去朋友那玩耍,周末還可以和鄰里小伙伴在一起瘋狂晚上一整天,那些年的童年時光是愉快的。

      而如今的孩子,他們的童年時光卻已經讓課外補習占據了。他們從幼兒園開始就進入各種興趣教育班,小學生在參加學科課外補習之余還有對各種興趣愛好進行加強鞏固,而到了初中、高中學業繁重時,興趣愛好班可能就會轉變為以提升學科成績為主導專項課外補習,以防止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偏科導致中高考成績的不理想。各種輔導班、培訓班已經成為當代學生時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站在父母的出發點,他們的初衷是好的,一切為了孩子的未來。當前中國的教育就是以成績來衡量,它是升學就業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基礎較差的學生重點突破薄弱學科,基礎中等的學生查漏補缺,基礎好的學生要更進一步提高拔尖;同時在興趣愛好上別人孩子會的,我的孩子不會,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落差,這種攀比心理上的需求進一步推動了家長和學生的攀比和憂患意識,加劇了課外補習的情況。

      這種拔苗助長的被動填鴨式教育不可否認,對提升學習成績和愛好特長有幫助,但是卻抹殺了孩子們的均衡發展。曾經我們常說的為了理想而奮斗、為了改變命運而讀書、“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現在孩子們卻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成績而讀書,正如當前社會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只會死讀書,讀死書,但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最終在進入社會后迷失在發展的浪潮中。

      其實學習的最好狀態是通過讀書產生的認知,撥開他們眼前知識的迷霧,洞悉相關事物的原理,在對知識的探索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而不是學海無涯苦做舟,把美好的學習讀書弄得凄慘連連。

      俗話說的好:“教書育人,”而作為家長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教育的本質其實是讓下一代成為有道德、會思考、有獨立人格對社會有用的善良之人,而并非是讓每個人都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我們只要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充分激發孩子的個性,引導他們向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主動學習,主動前進,讓他們為自己而學習,為自己而奮斗,努力成為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而非我們家長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